五戒十善

 

 

五戒:
  • 不殺生
  • 不偷盜
  • 不邪淫
  • 不妄語
  • 不飲酒

 

出處:《雜阿含經》卷三十三載:云何名為優婆塞戒具足?應遠離殺生、不與取、邪淫、妄語、飲酒等,而不樂作,是名優婆塞戒具足。

 

 

十善,又稱十善業(梵語:Daśa-kuśala-karmāni),源於五戒。
十善即身、口、意三業,所行之十種良善的行為,稱為十善。

 

十善:
  • 不殺生
  • 不偷盜
  • 不邪淫
  • 不妄言
  • 不綺語
  • 不惡口
  • 不兩舌
  • 不貪
  • 不瞋
  • 不癡

 

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為身三善。
不妄言*、不綺語*、不惡口*、不兩舌*為語四善。
不貪*、不瞋*、不癡*為意三善。

 

妄言:說謊、作誇大的言詞。
綺語:花言巧語,輕浮無禮,說不正經的話,或胡亂開口,以為取樂戲弄別人的話。
惡口:詛咒別人,用惡毒的話去罵人。
兩舌:挑撥離間,搬弄是非,揭發別人的私隱
貪:對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五欲,起貪染之心。
瞋:對違逆自己心意的人、事、環境,心生怨恨,發脾氣、動怒。
癡:愚癡、無明、迷昧。對事物不明瞭,不能辨別是非,為事物的外表所迷惑而起顛倒錯覺。

 

 81 total views,  1 views today

 

Others Post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