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清遠鎮安古寺
在佛教裡,「供養」又稱供施,是以香、花、飲食等各種物品供養佛、法、僧三寶。禮佛中的供香,也稱「上香」、「拈香」、「燒香」,是香事中的一種。
「上香」是出於對諸佛菩薩之恭敬、虔誠;通過上香,我們對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佛都供養了,在上香的時候,不但與諸佛菩薩結緣了,而且還與法界一切眾生都結緣了。
《水陸儀文》中說:「香從心生,心由香達,不居三際,可遍十方。是故,諸佛聞之而加護,群生於此已蒙熏。」
據《賢愚經》載:佛陀在袛園精舍的時侯,有一個名叫富奇那的長者,建了一所佛堂,準備禮請佛陀前往說法;他手持香爐,登樓遙望袛園,並焚香禮佛。這時,香煙裊裊,飄往袛園,落在佛陀頭頂上,形成一頂「香雲蓋」;佛陀知悉長者的心意,即赴其佛堂說法。
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》中講到「香供養」,所謂「天種種香:塗香、燒香、末香」。塗香:是香料調水,佛在世時,信徒為了對佛的敬仰崇拜,把香塗在佛的身上和腳上。燒香:平日供佛所燒的線香和盤香。末香:檀香末,是燃點檀香的引子,在印度是灑在佛的身上。這種種香,都是表示對佛的崇敬。
資料來源:佛弟子文庫/「上香」意義的省思 寬運法師
103 total views, 1 views tod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