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六壬祖師爺 李淳風的一生傳奇故事》 今朝淳風閣,名勝永流傳

〈八〉 今朝淳風閣,名勝永流傳

解放後,五龍台淳風墓、碑、廟,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。1950年,淳風觀辦起了村小學。1951年又將廟宇拆到瓦子嘴(12村)修了村小學,學校也遷走。1952年,又將下坡倒向舞臺拆了,到西河塘修了供銷社。

從此,五龍台淳風墓地僅剩下石洞、石碑了。但香火還是很旺的。

文化大革命期間,在「四人幫」、「破四舊」、「立四新」、「打倒一切牛鬼蛇神」的口號聲中,鄉政府組織地、富、反、壞、五類分子上山挖淳風墓,前面石洞打不開,便從山頂上、後洞中挖出了古碗、杯、碟之類的古玩,但一律銷毀了!儘管遭遇到令人傷心的劫難,但李淳風仙師的神靈總是深深地留在人們的心中。晚上,偶爾還是有油杯點着,多是附近老百姓失物、治病求仙師保佑而敬獻的。

到了八十年代,改革開放的春風也吹到了天宮鄉,五龍台也逐漸地展現新的面貌。

西河塘村村民繆文遂,解放前是佛門弟子,在無相寺出家,解放後還俗。擔任生產隊長多年,擁護黨的領導,從不做違黨的政策和法律的事。土地承包到戶後,生活還過得去。1982年,他多次夢見李仙師要他重修廟宇,但他不同意。後來他病魔纏身:風濕關節炎、風濕性心臟病、肝腫大等病魔一齊向他襲來,但他還是不同意修廟宇。到了1988年,他病情加重,甚至不能吃乾飯,只能喝半碗稀米湯。到閬中縣人民醫院檢查,是胃癌晚期,醫生勸他休息,還未拿藥。他回家後,認為入土之期不遠了。加之五龍臺上燒香滲油的人也逐漸多起來。當時看管香火的人只有唐成清,他也無力修建。他認為:「我也是快五十的危重病人了,就是死,也要做一件功德事。」於是在1990年,將他自己準備建房燒的九千多匹磚、打的石頭,抬到淳風墓前,修成了一座拱洞門。

1991年,他又在拱門上面修了一個亭子。可供來敬香的人遮日避雨─這一舉動,驚動了天宮鄉治安室和閬中縣公安局,認為他是在搞封建迷信,要他認識:為何私自興建神廟?因此,90年修拱門交認識費120元,91年修建亭子交認識費180元,共計三百元,並立即將亭子拆毀。

繆文遂先生想不通,心想:「我崇拜歷史名人,特別是對歷史發展有貢獻、為老百姓掛難解憂的李淳風仙師的崇拜,有甚麼過錯?」正在思想鬥爭之際,一個大好的機遇終於來臨了。

1991年5月,四川省文化局考古調查隊一行六人來天宮院、李淳風墓地尋查。當時鑒定為漢墓,找不到是不是李淳風墓的依據,但歷史上李淳風、袁天罡在初唐又確有其人,天宮院的由來又世代流傳。此地無據,只有登報全國,看是否有其他李淳風墓。一年後,全國無音訊。

1992年,省文化局認可。在《西南旅遊》雜誌上登載了天宮院、李淳風和袁天罡墓地為閬中古城旅遊區八景之一。

天宮院景點終於得到了政府認可。淳風墓地與天罡墓地及其文物建築是天宮院景點的重要組成部份。他們墓地的規劃修建也勢在必然了。

1992年秋,繆文遂先生三次到閬中,與文管所的繆永書、糧食局的張永孝二位同志商量,托他們查資料,總結李淳風仙師的事蹟。

他回家後,便立即寫申請,請示鄉黨委彭書記批准後,又到文管所、旅遊局審批。終於批准:同意修建以「淳風閣」命名的廟宇。恢復淳風墓地的文物建築及其設施。

1992年,繆文遂主持修建了上亭,佔地24平方米。

由於慕名而來的人多了,積蓄的香火錢和燈油錢有了。加上捐贈可以再擴建了。於是,經鄉黨委張書記同意簽字,又到市委批准後,便於1992年冬月二十六日,開始興建中層廂房三間、對開的墓洞、小院和八級石梯,共耗資二萬多元,占地120平方米。

與此同時,鄉黨委政府為全面建設天宮旅遊景點的三個分景點,成立了建修領導小組。張永懷書記為組長,張全吉、王丕成、繆文遂、繆永甫、張松年、常廷友、繆永成等為組員具體負責管理,並進行了詳細規劃:天宮院由劉成玉承領修復培建;袁天罡墓和天罡廟由天宮村村民承建,並由唐宗明、向德賢二人看管;五龍台淳風閣由繆文遂主持負責修建。

1992年,由鄉政府書記張永懷、王正懷和村幹部王丕成、常安太負責淳風閣大殿的規劃,繆文遂主持負責日常的管理,由常廷山、繆俊昌為木石工匠,由常治軍專程到閬中、柏埡等地購置大木樑柱和建築材料。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,籌集資金五萬四千多元。終於在1992年冬月建成了淳風閣大殿,佔地面積三百多平方米。

正殿修好後,又從裕農鄉請來藝術工匠王明俊,塑神像十八尊,並在拱洞內也塑了李淳風仙師的神像。又對整個廟宇進行了油漆彩畫。同時,還掛上知名人士廖正木、蒲朝祿、田國海、繆華昌、趙文通、趙文木等人送來的的匾額、名畫,為淳風閣增添了光彩。

2002年,又新修了舞臺,每逢節日、集會,載歌載舞,鑼鼓喧天,十分熱鬧。

目前的淳風閣已初具規模。樓臺、殿宇順山坡而建,分上中下三級和舞臺,院場內總面積達一千五百餘平方米,栽上了花草樹木百多株,成為天宮三個分景點之首,是閬中旅遊勝地中遊客必來觀賞、敬慕之地,為發展閬中歷史文化名城的旅遊事業錦上添花。

淳風閣能有今朝新氣象,首先是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馨了人們思想的解放,迎來了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大治之世;二是上級主管部門文管所的支持;三是天宮鄉黨委政府以及景點附近黨政幹部的齊心協力;四是以繆文遂主持和他的同伴繆文淑克服重重困難,堅持不懈的努力而建成的。

同時,我們也要讚頌那些在修建淳風閣期間,許許多多為淳風閣的修建而積極捐資、捐物、投工、投力、募集錢、糧、樹木而辛苦的人們,他們很值得我們大書一筆。

募集樹木、物資人員:

天宮鄉:李萬興、高秀珍、陳子華、李春太、李安平、羅興雲、鄧洪志、常廷友、繆華昌、張興華、張露香、趙元芬、鄧開珍、繆素雲、常安悉

天林鄉:杜春全、鄧洪清

金魚鄉:蒲朝祿、蒲仕清、魏清秀、鄭素芬、鄧仕英、楊俊華、繆素英

柏埡鄉:趙萬秀

雄獅鄉:彭先國

萬年鄉:樊先金、張育詩

上山投工投力的人員:

杜先英、張全季、劉存秀、樊翠華、蒲洪木、陳開富

捐資人員:

一萬元以上的:常安輝壹萬伍仟元

五千元以上的:一至五人

一千元的:一至二十餘人

五元至一百元的:一至數百人

正是這些人們不怕苦、不怕累的崇高美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,正是他們無比虔誠地對李淳風仙師的崇拜和敬仰,為淳風閣的壯麗輝煌增添了無比耀眼的色彩。

淳風閣美好的變化,以及人們對李淳風仙師的崇拜,更加吸引着遠近遊客和香客的青睞,有遠從澳門的商客驅車前來瞻仰參觀;有南充、鹽亭、成都等地的遊客和香客慕名而來。捐贈香火的客人大致分以下幾方面;一是仰慕淳風仙師的仙名的;二是外出打工、白手起家成了大老闆的;三是子女升入了大專院校的;四是治病無效而祈禱保佑的;五是祈求平安吉祥如意的。他們許願還願多在春節前後六月、九月、臘月的十九日觀音會。這些天更是鞭炮連天,香火輝煌,煙霧繚繞如祥雲靄靄,又是一翻神秘肅穆的景象。詩云:

改革開放天宮興;九龍捧聖迎客人。

五龍台前香火旺;淳風仙山遠聞名。

繆文遂主持和他的同伴們在鄉政府的規劃下,還準備新建一座六層高塔,與山頂、山腳的兩座望風亭上下呼應,以及造設頂上層的鐘鼓樓、萬年燈。這些設施建成後的淳風閣更是壯麗輝煌,日夜燈火通明,霞霧繚繞。到那時,真個是:

晨鐘暮鼓賀吉祥,丹霞翠碧映龍崗;

人傑地靈仙師地,萬流景仰永流芳。

 

 1,501 total views,  1 views today

 

Others Post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