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家人與圍屋

 

2023.11 江西龍南田心圍

 

在閩西南和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,點綴著數以千計的圓形圍屋或土樓,這就是被譽為“世界民居奇葩”的客家民居。

 

客家人是古代從中原繁盛的地區遷到南方的。他們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、邊遠的山區,為了防備盜匪的騷擾和當地人的排擠,便建造了營壘式住宅,在土中摻石灰,用糯米飯、雞蛋清作黏合劑,以竹片、木條作筋骨,夯築起牆厚一米,高十五米以上的土樓。它們大多三至六層樓,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,佈局均勻,宏偉壯觀。大部分土樓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,經受無數次地震撼動、風雨侵蝕以及炮火攻擊而安然無恙,顯示了傳統建築文化的魅力。

 

客家先民崇尚圓形,認為圓是吉祥、幸福和安寧的象徵。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佈局排列,卦與卦之間設有防火牆,整齊劃一。

 

客家人在治家、處事、待人、立身等方面,無不體現出明顯的文化特徵。比如,許多房屋大門上刻著這樣的正楷對聯:“承前祖德勤和儉,啟後子孫讀與耕”,表現了先輩希望子孫和睦相處、勤儉持家的願望。樓內房間大小一模一樣,他們不分貧富、貴賤,每戶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層至高層各一間房。各層房屋的用途驚人地統一,底層是廚房兼飯堂,二層當貯倉,三層以上作臥室,兩三百人聚居一樓,秩序井然,毫不混亂。土樓內所保留的民俗文化,讓人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久遠。

 

節選自張宇生《世界民居奇葩》

 

 

 201 total views,  3 views today

 

Others Post...